锂离子电池从制作到分容都经过哪些流程?
文章关键词:锂电池分容柜发布时间:2025-07-26 10:44:02编辑作者::亿昇达
一、锂电池制造的三大工艺阶段
整个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:
1、前段工序:电极制备(极片制造)
2、中段工序:电芯装配(卷绕/叠片、注液、封装)
3、后段工序:化成、分容、老化与测试
下面,我们依次展开介绍。
二、前段工序:电极制备
这是整个锂电池制造的基础阶段,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容量与内阻等核心性能指标。
1、配料
将正极(如磷酸铁锂、三元材料)或负极(石墨)粉末与粘结剂、导电剂等按比例混合,制成浆料。
2、涂布
将正负极浆料分别均匀地涂布在铝箔(正极)或铜箔(负极)基材上,并通过烘箱干燥。
3、辊压
将干燥后的极片通过辊压机进行压实,提高能量密度和导电性。
4、分切
将大幅的极片分切成适合单颗电芯尺寸的片材,做好边缘整齐处理。
三、中段工序:电芯结构组装
这一阶段是将正负极材料真正“组合”为电芯的关键环节。
1、卷绕或叠片
圆柱形和软包结构电池常用卷绕方式;
方形电池多采用叠片方式;
该步骤将正极片、负极片与隔膜隔开后进行精密堆叠。
2、极耳焊接
将正极耳、负极耳分别与壳体连接,确保电气通路稳定可靠。
3、壳体注液
通过注液机将电解液精确注入电芯内部。常用电解液为碳酸酯类有机溶剂混合物。
4、封装
圆柱形电池采用钢壳激光封焊;
软包电芯采用铝塑膜热封技术;
方壳电池则通过激光焊接铝壳封口。
四、后段工序:化成、分容与老化
这是电芯完成“激活”和性能筛选的关键阶段,对电池质量有决定性影响。
1、化成(使用化成柜)
首次充放电过程;
目的是形成稳定的SEI膜,激活电池;
此过程控制严格,需要在恒温恒湿环境下进行;
2、分容(使用分容柜)
对每一颗电池进行恒流恒压放电测试;
精确测量其实际容量;
根据容量差异进行自动分档,如A级、B级等;
3、老化
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中的自然静置与循环过程;
有助于筛除潜在的早期失效品,提升整批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。
4、最终检测与分选
包括内阻、电压测试、BMS通信测试、外观检测等,确保每一颗电池都符合出厂标准。
从原材料制浆开始,到电芯封装,再到分容测试,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是一项高度集成化、自动化的系统工程。特别是在后段分容工序中,设备的精度和控制能力直接决定了电池的一致性与安全性。
一个成熟的电池制造企业必须配备一整套精密、智能的生产与检测设备,才能保证出厂产品的高质量与稳定性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未来化成分容也将逐步向智能回馈、能耗优化、数据闭环追溯方向发展。
标题:锂离子电池从制作到分容都经过哪些流程? 地址:https://www.btsest.com/hangye/58.html